安宮牛黃丸加入非中藥成分不用註冊 申訴專員公署促檢視漏洞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2/13 14:12

最後更新: 2018/12/13 14:15

分享:

分享:

申訴專員劉燕卿指中成藥註冊成功率偏低,有違政府政策原意。(曾耀輝攝)

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政府對未註冊中成藥產品的規管,指出《中醫藥條例》對中成藥的法例定義存在漏洞,加入非中藥成分的中藥保健食品不受規管,而中成藥註冊條文自2010年實施以來,在超過1.8萬宗申請中,超過3分1仍然為臨時註冊,部分產品已在市面售賣近20年,仍未獲正式註冊。

公署比較同樣名為安宮牛黃丸的2款產品,產品A因加入了非中藥成分葡萄籽便不用註冊,產品B本身屬過渡性註冊中成藥(HKP),但仍未完成正式註冊(HKC)。

另一個案是兩款白鳳丸,產品C沒有按條例註冊,並標示了其他未列載成分,衞生署表示會跟進;另一款白鳳丸產品D則沒有完成正式註冊,只屬過渡性註冊中成藥(HKP)。

另外兩款心丹均含有毒性強烈的「蟾酥」,產品J標示含有其他未列載成分,衞生署表示會跟進;產品K則只屬過渡性註冊中成藥。

公署指,條例中有關中成藥的定義加入了「純粹」的字眼,造成漏洞,市面有售多款註冊中成藥及中藥保健食品,即使二者名稱相同,但因後者加入了少許非中成藥成分,其他成分大部分相同,為避開條例規管,相信部分藥廠可能索性改為生產中藥保健食品,惟部分保健食品含有毒性較強的中藥材,可能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。

此外,公署指截至今年6月,18,141中成藥註冊申請中,只有不足1成(1,539宗)成功獲批註冊證明書,逾3分1申請仍屬臨時註冊(HKP或HKNT),申訴專員劉燕卿指中成藥註冊成功率偏低,有違政府政策原意,而市面上大部分臨時註冊為HKP的產品已售賣近20年,相信市民難以分辨,若政府認為此類臨時申請可長期銷售而沒有隱憂,建議政府檢視現時的正式註冊門檻是否太高。